经常我们想起一个地方
脑海里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
这个地方的建筑
像北京的故宫、意大利的比萨斜塔
埃及的金字塔……
建筑就像城市之魂
用独特的语言
展现着城市的品位、风格和内涵
那说起厦门,你会想起什么建筑?
是双子塔、“大裤衩”、还是“麻花楼”
......
今天,小鱼君带大家一起回顾下
厦门那些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建筑
世贸海峡大厦是厦门地标性建筑之一
位于演武大桥边上
我们通常又称为“双子塔”
两栋高达米的超高层建筑
设计成美丽的“风帆”
并融入了厦门市花“三角梅”的视觉元素
矗立在厦门老城区
高耸入云非常壮观
是一个从云端俯视的好地方
鹭江宾馆是福建省首家旅游涉外四星级宾馆
是厦门具有历史和特色的一家宾馆
曾经的厦门第一高楼
拥有厦门第一部电梯
开设了厦门第一家酒吧、第一家夜总会
作为鹭江道上的地标建筑
典藏了鹭江两岸百年风华
又演绎出中西合璧
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厦门风情
七楼的观海餐厅
有很多老厦门人的味蕾记忆和美食情结
财富中心写字楼面向美丽的鼓浪屿
及风光旖旎的厦门西海域
所处地段是厦门最具都市气质
及人文底蕴的鹭江道CBD核心区
建筑高度米
大楼外观设计风格简约、挺拔动势
独具匠心的设计布局
使整栋大楼的观海视线最大化
所有办公室均能朝向海面
建设银行大厦距厦鼓海峡仅20米
主楼平面为扇形
在全国首次将GPS卫星定位技术应用于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研究与应用
这座楼的设计曾荣获鲁班奖
神奇之处就在于
几乎所有的办公室都能看到一线海景
该地点原址是一个自行车停车场
大厦年正式动工,年建成
在很长一段时间是厦门地标性建筑
说起海滨大厦,就不能不提到必胜客
许多人都是先知道必胜客
而后认识海滨大厦的
年12月
这家全球最高的必胜客餐厅的入驻
让海滨大厦拥有了第二份
其他高楼无法企及的优势
世纪中心与鼓浪屿风景名胜郑成功塑像
隔厦鼓海峡相望
拥有一线无敌观海景观资源
建筑总高度为米
是一座滨海超高层甲级办公楼
极具现代感的几何体立面风格
演绎新颖和谐的时代建筑艺术
.88米的高度成为厦门岛的海拔最高点
同时刷新福建天际线
坐拥湖海双景
西望海景,东北望筼筜湖
南看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
能将整个厦门的城市景观尽收眼底
超高层建筑物设有专门的观光层
楼顶预留了停机坪,可供直升机停留
从筼筜湖望过去
凯宾斯基酒店以其独特的外型异常醒目
楼高米
帆船形态的外观和玻璃幕墙的视觉效果
给人有种即将要迎风远航之感
将厦门的茶文化和市花三角梅等代表元素
运用于酒店设计之中
能感受到浓郁的厦门特色气息
金砖会议期间普京总统曾入住这里
也是厦门的一个老地标
甚至有专门的一个公交站点
就叫“闽南大厦”站
翠绿色的玻璃幕墙及白色铝扣板装饰外墙
非常别致
主楼建筑总高度.2米
主楼平面呈三角形布局
外观造型似一顶竹笠
尖顶上为全玻璃幕墙瞭望塔
顶楼是厦门唯一的圆形旋转餐厅
有很多老厦门人童年的回忆
狐尾山的“海上明珠”气象塔外观呈花瓶状
塔顶为白色的雷达天线罩
从下往上看犹如花瓶瓶口含着的一颗明珠
共19层,顶端海拔高度米
是厦门第一座投入使用的钢结构建筑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
使之成为欣赏厦门市区和夜景的最佳观景点
翔业大厦的外型非常奇特
有人说它像一只大鹏
也有人说像纸飞机
就在五一广场的边上
内设有威斯汀酒店和高档写字楼
名字很长很陌生
但是说到它的外号你就知道了
“大裤衩”
U字形的建筑的外景看起来很像反穿秋裤
但实际上是大楼的设计中
融入了海滩和帆船元素
整个建筑像大地隆起的山丘层层叠叠
建筑外观的设计流动曲线
不仅代表了建筑的地标性
还展示了海沧区发展“犹如弧度般质的飞跃”
这也是个听名字不知道是哪的大楼
但是在软件园上班的旁友都见过
就是让人看着就腰疼的“麻花楼”
大楼总高度99.7米
扭曲直上,形状十分古怪
像是天津的特产十八街麻花
两栋米的超高层双子星写字楼
顶部连廊贯通两座楼体
形成独特“门”字造型
这是一座集高端购物中心和
甲级高档写字楼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大厦
位于前埔临海环岛路内侧
主体建筑如欲腾飞的大鹏,启航的巨轮
会展中心投资近14亿人民币
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
展览区主楼长米,高42.6米
全部展区皆设在主楼的一楼
可设个国际标准展位
厦门国际金融中心大厦
位于会展北金融监管区
智能化5A甲级写字楼
项目度全海景、配套齐全
听说原主人为台湾板桥林家三房林鹤寿
有八道棱线,置于八边形的平台上
顶窗呈现四面八方二十四向
“八卦楼”是厦门近代建筑的代表
现为鼓浪屿风琴博物馆
取名“三一堂”
即寓意三个教学联合兴建之意
又寓意圣父、圣子、圣灵三们一体的教义
鼓浪屿上的三一堂是近代优秀建筑
年0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别墅主人黄仲训,越南华侨
曾在此创办“黄荣远堂”房地产公司
别墅以欧陆风格为主
通体有许多大小廊柱
用整条花岗岩琢成
一派古罗马风韵
是鼓浪屿别墅中的精品
(现在的黄荣远堂成为了黑胶唱片博物馆
进去需要78元的门票)
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中山路
厦门中山路的独特之处就在于
那一排排的骑楼
历经岁月的洗礼
骑楼建筑看起来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还保持着当时的风貌
特别是这家思明电影院
原名思明戏院,于7年兴建
是当时厦门市首家既能放映电影
又能演出戏曲的戏院
由于归厦华侨常聚于此
因此又被当时称为“华侨俱乐部”
如今思明电影院还有在正常营业
南薰楼由主楼及两侧翼楼组成
呈Y字形,共有15层,高54米
于7年6月建成
楼身为西式风格,而屋顶又为中式方亭
塔楼顶部有“集美”二字
是整个集美学村嘉庚建筑的代表
“南薰”二字取自《诗经·南风歌》里的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寓意陈嘉庚先生“教育兴国
科学兴国”的伟大理想
群贤楼群是厦大最古老的建筑群
在西式的楼体上面
加上中国南方的尖翘的斗拱和飞檐
群贤楼群包括群贤主楼
两边对称的分别是同安楼集美楼取自地名
和囊萤楼映雪楼
取自囊萤映雪的典故,有劝学之义
芙蓉楼现在是厦门大学的宿舍楼
芙蓉楼群因陈嘉庚女婿李光前先生祖籍
南安芙蓉村而得名
芙蓉楼群基本呈半环状布局
为砖石木结构
楼面均为木结构上铺红色斗底砖
是嘉庚风格建筑走向成熟的标志
为了适应特区不断增加的客流
年厦门火车站进行了扩建
扩建后的火车站
分为南北两站房
流线型的外观
犹如一只优雅的白鹭展开
它那对洁白的翅膀,正欲展翅高飞
厦门北站是年4月26日启用的
站房外形新颖、流畅
加以轻盈、富有张力的钢结构
体现了闽南民居“燕尾脊”的意象
整体形象代表厦门的精神与面貌
具有地域特色,充满了时代特征
国际邮轮中心客运大楼
是一座钢筋混凝土底座的钢结构建筑
极具特色和个性
它那整体波浪形上盖,贝壳式屋顶
从空中鸟瞰
就像是躺在洁白沙滩上的一排贝壳
从海上看,又像是停靠在港湾中的白色帆船
港务大厦就矗立在邮轮码头旁边
顶部写着“厦门港”三个大字,高耸入云
面积由下到上,逐步递减
造型简约
又让人感受到一种粗狂的张力
戏院外形独特彰显浓郁海派特色及闽南韵味
银白色三角镂空外墙下映衬着活跃的红
半开放式的玻璃幕墙增强了
剧场的采光效果及建筑空间感
剧场内红白两大主色形成强烈对比
营造出热烈喜庆的氛围
流线型设计勾勒出优美的弧线
既有现代主义的抽象
又让人联想起海上奔腾的波浪
营运中心位于杏林湾畔
西南面与园博园遥相呼应
水上月光环就在它前面
远远望去,就好像凑成了一个“10”
其中最高处第54层将作为观景层
整个杏林湾景色将在观景台一览无余
雨果曾说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一座座富有历史气息的建筑
彰显着一座城市的文化背景
构建起一座城市的艺术与文化
厦门的这些建筑中
你最喜欢哪一个
来留言区聊聊吧
┃图文来源:Live厦门原创整理(部分内容来自清新福建文旅之声、厦门微传讯、网络)
“建筑就像城市之魂,彰显它的文化和底蕴”
鹭岛城事第57期
经常我们想起一个地方
脑海里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
这个地方的建筑
像北京的故宫、意大利的比萨斜塔
埃及的金字塔……
建筑就像城市之魂
用独特的语言
展现着城市的品位、风格和内涵
那说起厦门,你会想起什么建筑?
是双子塔、“大裤衩”、还是“麻花楼”
......
今天,社长带大家一起回顾下
厦门那些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建筑
世贸海峡大厦是厦门地标性建筑之一
位于演武大桥边上
我们通常又称为“双子塔”
两栋高达米的超高层建筑
设计成美丽的“风帆”
并融入了厦门市花“三角梅”的视觉元素
矗立在厦门老城区
高耸入云非常壮观
是一个从云端俯视的好地方
鹭江宾馆是福建省首家旅游涉外四星级宾馆
是厦门具有历史和特色的一家宾馆
曾经的厦门第一高楼
拥有厦门第一部电梯
开设了厦门第一家酒吧、第一家夜总会
作为鹭江道上的地标建筑
典藏了鹭江两岸百年风华
又演绎出中西合璧
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厦门风情
七楼的观海餐厅
有很多老厦门人的味蕾记忆和美食情结
财富中心写字楼面向美丽的鼓浪屿
及风光旖旎的厦门西海域
所处地段是厦门最具都市气质
及人文底蕴的鹭江道CBD核心区
建筑高度米
大楼外观设计风格简约、挺拔动势
独具匠心的设计布局
使整栋大楼的观海视线最大化
所有办公室均能朝向海面
建设银行大厦距厦鼓海峡仅20米
主楼平面为扇形
在全国首次将GPS卫星定位技术应用于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研究与应用
这座楼的设计曾荣获鲁班奖
神奇之处就在于
几乎所有的办公室都能看到一线海景
该地点原址是一个自行车停车场
大厦年正式动工,年建成
在很长一段时间是厦门地标性建筑
说起海滨大厦,就不能不提到必胜客
许多人都是先知道必胜客
而后认识海滨大厦的
年12月
这家全球最高的必胜客餐厅的入驻
让海滨大厦拥有了第二份
其他高楼无法企及的优势
世纪中心与鼓浪屿风景名胜郑成功塑像
隔厦鼓海峡相望
拥有一线无敌观海景观资源
建筑总高度为米
是一座滨海超高层甲级办公楼
极具现代感的几何体立面风格
演绎新颖和谐的时代建筑艺术
.88米的高度成为厦门岛的海拔最高点
同时刷新福建天际线
坐拥湖海双景
西望海景,东北望筼筜湖
南看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
能将整个厦门的城市景观尽收眼底
超高层建筑物设有专门的观光层
楼顶预留了停机坪,可供直升机停留
从筼筜湖望过去
凯宾斯基酒店以其独特的外型异常醒目
楼高米
帆船形态的外观和玻璃幕墙的视觉效果
给人有种即将要迎风远航之感
将厦门的茶文化和市花三角梅等代表元素
运用于酒店设计之中
能感受到浓郁的厦门特色气息
金砖会议期间普京总统曾入住这里
也是厦门的一个老地标
甚至有专门的一个公交站点
就叫“闽南大厦”站
翠绿色的玻璃幕墙及白色铝扣板装饰外墙
非常别致
主楼建筑总高度.2米
主楼平面呈三角形布局
外观造型似一顶竹笠
尖顶上为全玻璃幕墙瞭望塔
顶楼是厦门唯一的圆形旋转餐厅
有很多老厦门人童年的回忆
狐尾山的“海上明珠”气象塔外观呈花瓶状
塔顶为白色的雷达天线罩
从下往上看犹如花瓶瓶口含着的一颗明珠
共19层,顶端海拔高度米
是厦门第一座投入使用的钢结构建筑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
使之成为欣赏厦门市区和夜景的最佳观景点
翔业大厦的外型非常奇特
有人说它像一只大鹏
也有人说像纸飞机
就在五一广场的边上
内设有威斯汀酒店和高档写字楼
名字很长很陌生
但是说到它的外号你就知道了
“大裤衩”
U字形的建筑的外景看起来很像反穿秋裤
但实际上是大楼的设计中
融入了海滩和帆船元素
整个建筑像大地隆起的山丘层层叠叠
建筑外观的设计流动曲线
不仅代表了建筑的地标性
还展示了海沧区发展“犹如弧度般质的飞跃”
这也是个听名字不知道是哪的大楼
但是在软件园上班的旁友都见过
就是让人看着就腰疼的“麻花楼”
大楼总高度99.7米
扭曲直上,形状十分古怪
像是天津的特产十八街麻花
两栋米的超高层双子星写字楼
顶部连廊贯通两座楼体
形成独特“门”字造型
这是一座集高端购物中心和
甲级高档写字楼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大厦
位于前埔临海环岛路内侧
主体建筑如欲腾飞的大鹏,启航的巨轮
会展中心投资近14亿人民币
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
展览区主楼长米,高42.6米
全部展区皆设在主楼的一楼
可设个国际标准展位
厦门国际金融中心大厦
位于会展北金融监管区
智能化5A甲级写字楼
项目度全海景、配套齐全
听说原主人为台湾板桥林家三房林鹤寿
有八道棱线,置于八边形的平台上
顶窗呈现四面八方二十四向
“八卦楼”是厦门近代建筑的代表
现为鼓浪屿风琴博物馆
取名“三一堂”
即寓意三个教学联合兴建之意
又寓意圣父、圣子、圣灵三们一体的教义
鼓浪屿上的三一堂是近代优秀建筑
年0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别墅主人黄仲训,越南华侨
曾在此创办“黄荣远堂”房地产公司
别墅以欧陆风格为主
通体有许多大小廊柱
用整条花岗岩琢成
一派古罗马风韵
是鼓浪屿别墅中的精品
(现在的黄荣远堂成为了黑胶唱片博物馆
进去需要78元的门票)
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中山路
厦门中山路的独特之处就在于
那一排排的骑楼
历经岁月的洗礼
骑楼建筑看起来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还保持着当时的风貌
特别是这家思明电影院
原名思明戏院,于7年兴建
是当时厦门市首家既能放映电影
又能演出戏曲的戏院
由于归厦华侨常聚于此
因此又被当时称为“华侨俱乐部”
如今思明电影院还有在正常营业
南薰楼由主楼及两侧翼楼组成
呈Y字形,共有15层,高54米
于7年6月建成
楼身为西式风格,而屋顶又为中式方亭
塔楼顶部有“集美”二字
是整个集美学村嘉庚建筑的代表
“南薰”二字取自《诗经·南风歌》里的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寓意陈嘉庚先生“教育兴国
科学兴国”的伟大理想
群贤楼群是厦大最古老的建筑群
在西式的楼体上面
加上中国南方的尖翘的斗拱和飞檐
群贤楼群包括群贤主楼
两边对称的分别是同安楼集美楼取自地名
和囊萤楼映雪楼
取自囊萤映雪的典故,有劝学之义
芙蓉楼现在是厦门大学的宿舍楼
芙蓉楼群因陈嘉庚女婿李光前先生祖籍
南安芙蓉村而得名
芙蓉楼群基本呈半环状布局
为砖石木结构
楼面均为木结构上铺红色斗底砖
是嘉庚风格建筑走向成熟的标志
为了适应特区不断增加的客流
年厦门火车站进行了扩建
扩建后的火车站
分为南北两站房
流线型的外观
犹如一只优雅的白鹭展开
它那对洁白的翅膀,正欲展翅高飞
厦门北站是年4月26日启用的
站房外形新颖、流畅
加以轻盈、富有张力的钢结构
体现了闽南民居“燕尾脊”的意象
整体形象代表厦门的精神与面貌
具有地域特色,充满了时代特征
国际邮轮中心客运大楼
是一座钢筋混凝土底座的钢结构建筑
极具特色和个性
它那整体波浪形上盖,贝壳式屋顶
从空中鸟瞰
就像是躺在洁白沙滩上的一排贝壳
从海上看,又像是停靠在港湾中的白色帆船
港务大厦就矗立在邮轮码头旁边
顶部写着“厦门港”三个大字,高耸入云
面积由下到上,逐步递减
造型简约
又让人感受到一种粗狂的张力
戏院外形独特彰显浓郁海派特色及闽南韵味
银白色三角镂空外墙下映衬着活跃的红
半开放式的玻璃幕墙增强了
剧场的采光效果及建筑空间感
剧场内红白两大主色形成强烈对比
营造出热烈喜庆的氛围
流线型设计勾勒出优美的弧线
既有现代主义的抽象
又让人联想起海上奔腾的波浪
营运中心位于杏林湾畔
西南面与园博园遥相呼应
水上月光环就在它前面
远远望去,就好像凑成了一个“10”
其中最高处第54层将作为观景层
整个杏林湾景色将在观景台一览无余
雨果曾说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一座座富有历史气息的建筑
彰显着一座城市的文化背景
构建起一座城市的艺术与文化
厦门的这些建筑中
你最喜欢哪一个
来留言区聊聊吧
┃图文来源:Live厦门原创整理(部分内容来自清新福建文旅之声、厦门微传讯、网络)
┃商务合作
┃转载授权请联系u
今日热帖推荐
鹭岛生活
《无法安放的家》
猛戳下方查看今日热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