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这一经纬度将集结金砖五国和相关国家及重要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展开对于全球治理体系的思考与探索,提出国际社会共同期待的金砖方案。第二个“金色十年”,即将在厦门开启新的航程。
椰风碧浪,鸥翔云飞。沉浸在喜迎厦门会晤的这座“海上花园”城市,处处繁花似锦,人人欢欣鼓舞。天是那么的湛蓝,风是那么的飒爽。厦门,正以海洋壮阔的胸襟,吸纳着世界的风起潮涌,高擎着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猎猎大旗,唱响了激越澎湃的“天歌”,在世界的版图上闪烁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光芒。
厦门准备好了,厦门欢迎您。
中国红、巴西绿、俄罗斯蓝、印度橙、南非黄,“五色风帆”的会标造型,飞扬在鹭江两岸的长街仄道。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将围绕“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主题,讨论、交流、碰撞,共同探寻第二个“金色十年”“金砖+”模式的路径与机制,共同汇聚全球合作发展的新动能。
群贤毕至,高朋满座;指点江山,擘画蓝图。
“五色风帆”将在厦门被赋予更加具象的时代意涵,展现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历史的时空里,镌刻下清晰的“厦门坐标”;时代的大潮里,澎湃着强劲的“中国动力”。
1
时代选择了厦门
这座胸中藏海的城市,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走到了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让荣耀的坐标标注在这片生机勃发的热土上。
时代的选择,往往充满历史的因缘和风云的际会。
厦门,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转折中,作为中国首批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率先确立了经济特区先行先试的“试验田”的角色定位,从此拉开了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追风逐浪、勇立潮头的奋进大幕。
此后,厦门经历了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岛,设立台商投资区、保税区,实行计划单列,建设保税港区,实施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开展自贸片区改革试验等一系列精彩嬗变。
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的每一次重要创新探索,厦门都是率先试水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阔步迈进的浩荡队列中,总能在第一方阵看到厦门矫健的身影。
旗帜引领方向,蓝图催人奋进。历届厦门市委、市政府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厦门工作时高站位为这座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引的定盘星,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带头倡导践行的为民情怀,既立足当前,更着眼长远,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以“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一茬接着一茬干”的坚持,敢闯能拼、勇为争先,推动这座城市发生了令世人瞩目并为之惊叹的历史巨变。
世纪朝阳,如期而至。
站在历史新起点的厦门,怀揣大海的波澜和白鹭腾飞的梦想,确定了创建“五大发展”示范市的宏伟目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不断强化创新驱动力,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解决城市、产业、社会建设发展中的快与慢、转与变、破与立、取与舍的关系,激发城市内蕴的无限生机活力。
浪逐潮涌,快一步海阔天空。在百舸争流、竞相发展的大潮中,厦门牢牢把握历史方位和有利时机,撞响了先行先试的世纪钟声,让改革开放的巨轮打开一条海路,驶向激情燃烧的年代。
历史的演进,时势的发展,往往造就重大的机遇。年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将在厦门举行。这是党中央对厦门建设发展成就和优势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厦门现在和未来的高度信任与巨大激励。
厦门,这座胸中藏海的英雄城市,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再一次让荣耀的坐标标注在这片生机勃发的热土上。
厦门,这座引领风气之先的国际城市,以转型发展的速度和品质提升的力度,融入波澜壮阔的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大潮,让世界听到响亮的中国声音。
厦门,中国的厦门;厦门,世界的厦门。
2
中国梦的亮丽实践场
厦门,在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宏大实践中,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己任,始终挺立潮头、踏浪逐梦,致力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动人篇章。
一座城市,以怎样的视角和高度,解读自身价值和成长基因,诠释内在发展逻辑,挖掘与众不同的差异化特质,是历史交给城市的深刻命题。
厦门城市面积仅多平方公里,但她于风云际会中紧紧抓住时代的脉动,从中国东南海防前哨小岛城强势崛起,成为改革开放敢闯先行的排头兵。
放在时代大坐标中,厦门,是中国梦的实践场。
厦门,一直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战略自觉,进行了一系列城市发展与治理的开创性探索。在学者看来,这正是金砖会晤选择厦门的因素之一,厦门一路快跑,以良好的发展势头和优雅的气质,向世界展示着一座中国城市的活力。
“
荷兰经济事务部部长亨克坎普今年6月访问厦门,惊叹这座东方之城的魅力,“厦门是一座美丽开放的城市,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也有非常灿烂的现代文明;不仅美丽宜居,经济发展也十分强劲,她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窗口。”
”
东西交汇、南北贯通,厦门独特的区位优势,长期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经济特区建设36年来,厦门始终保持着蓬勃的朝气与活力,新经济、新业态在这里培育,新动能、新趋势在这里成长,创新驱动已成为厦门发展的核心动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公布的全国(含港澳台)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厦门位居前列。厦门每平方公里的土地,创造出2.23亿元GDP,经济密度居全国第五。
▲中欧班列。
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裴金佳如此向中外媒体介绍:厦门这座城市,具有独特的风格魅力。她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创新创业的热土、两岸和平发展的桥梁纽带、文明和谐的幸福家园。显然这些,正是厦门筹备金砖会晤的坚实基础。
――宜居之城的诗意栖居。狭小土地上建有多个自然保护区,全市近六成土地面积划作生态屏障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公布的年宜居竞争力指数,厦门排全国第五;获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诸多荣誉。
――蓬勃兴起的高端产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已是千亿产业链之一,年营业收入亿元;全市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7.9%。
――通向全球的交通网络。厦门是全国最高等级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居全球第15,今年有望超过万标箱;厦门机场开通38条国际地区航线,空港旅客吞吐量今年预计超万人次。
――对标国际的营商环境。经第三方机构评估,年厦门营商环境相当于全球经济体第40位水平,比年上升了21位,位居全国城市前列;厦门被世界银行评为投资环境金牌城市。
――方兴未艾的旅游服务业。年,厦门市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9.1%;国内外游客赴厦人数达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亿元;各类会展达多场。
――与金砖四国的密切往来。十二五期间,厦门和金砖其他四国的贸易额年均增长9.7%,进口年均增长14.5%;年贸易额达亿元。至年底,金砖四国在厦门投资项目43个,厦门到金砖四国的投资达11个。
――“一带一路”陆海枢纽城市。位处陆海两条丝绸之路交汇点的厦门,是“一带一路”无缝对接最重要的陆海枢纽城市;多条海上航线通达全球,与54个国家和地区开通集装箱海上货运航线,通过中欧班列和海铁联运把“海丝”和“陆丝”无缝连接在一起。
――深度融入的对外交往。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亿美元,厦门已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良好的经贸关系,与世界18个城市结为国际友城、13个城市结为友好交流城市。
“如果说经济特区过去一定程度依靠政策红利,今天则更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持续创新释放发展活力。惟有不停闯、不停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创造新优势。”厦门市市长庄稼汉说。
这是一座胸怀世界的滨海城市,对自己未来命运走向的准确把握。
这是一座敢闯敢试的先锋城市,自觉置身于改革开放风口浪尖前沿的使命担当。
3
胸中藏海的城市
千百年来,海洋带来的惊涛大浪、浩瀚无际、博大精深、风云变幻、异域文化,使厦门人的性格特质与城市禀赋里,深深镌刻着海洋基因,热情、开放、敢拼、包容使这座港城大放异彩。
中国主场的外交大戏,放在哪个城市,不仅展示中国城市群像的面貌,更是这座城市特质的一次直接观察。
厦门为什么这么美?
当这座城市第一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时,海内外媒体就发出这样的探询;当这座城市连续蝉联,四度将全国第一的桂冠加冕于身时,海内外媒体从中找寻到创建文明城市的“厦门现象”。
厦门,因海而兴,因海而强。
潮汐涨落的鹭江水道连通烟波浩瀚的台湾海峡,涌向一望无际的太平洋。当年的海上丝绸之路从这里扬帆起航,多少华夏儿女筚路蓝缕从这里迈过最后一道“门”走向南洋。
厦门名字的传说,归结的是一个“门”字。打开这扇门,风潮之所出入,商舶之所往来,至今令人叹为观止;打开这扇门,内接漳泉两地,为渡口之要道,为海洋之要冲,始自凸显地理方位。
作为历史上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中国面向海洋最早开放的城市之一,厦门这扇门,既是中原文化走下海洋的源头,又是闽南文化沉淀流变的源泉。积聚了中西文化的冲击、碰撞、融合,镌刻了河洛民俗的承袭、演变、传播。
厦门人对海,与脚下的这片土地一样,爱得深沉。千百年来,海洋带来的惊涛大浪、浩瀚无际,使厦门人的性格特质与城市禀赋里,深深镌刻着海洋基因。
厦门人熟知只有在飞舟遏浪的进取中,才有激情与畅怀的充盈流溢。厦门人渴望挑战,崇尚奋斗,却也追求搏浪斗风后的宁静与安享,所以厦门人的性格里,有着不安于现状敢于拼搏的魄力,也有着不骄不躁、从容内敛的沉稳;有着永不停息的锐意创新,也有着精打细磨的工匠精神。
生活在这里的人,成就一座城市的性格特质。于是,厦门既有爱拼敢闯的先锋做派,也有进中求稳的踏实务实。从温润的oY湖水到汹涌澎湃的大海,刚柔相济的厦门,既有温柔婉约,又有一股英雄气;既能安抚浮躁之心,又能激发创业之志;既讲究秩序、制度,与规范,又讲究创新、开拓,与融合。
厦门很美,初见惊艳,再见依然。
城区在海的怀里,被荫成绿色,景与城互相偎依、俯仰生姿。它美得精致,又美得大气。
“她乐于展示自己的美,善于吸收别人的美。同时,她又有自己的坚持,这种坚守更多的是对自身特色的秉持和对既有历史的传承,让个性不被城市化大潮所消解。”裴金佳如此形容这座城市。
厦门城和厦门人,形成了独有的城市美学、生活美学、创业美学,形成了独有的审美趣味。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平衡,城市发展中的诗意留白,精美雅致中的温馨和谐,在城市建设、管理中随处可见。
道路间,快速公交BRT粗壮的高架桥墩,有藤蔓缠绕,绿色生机包裹住钢筋水泥的冰冷;
街角的变电箱,也有人涂鸦彩绘,让原本无情的箱柜成为城中温情浪漫一景;
上市企业美图公司创始人兼CEO吴欣鸿直言,创新创业的灵感,经常从城市之美中来。
日常生活,精致与创意无处不在。
厦门人追求精致,追求完美,追求极致,无论干事创业,还是生活。仅是几年,厦门就凭对美的独特感悟创造,成为海内外时尚界力挺的中国设计之都、时尚之城;厦门也能守住寂寞,精益求精地用十几年、二十年埋头研发一款生物医药,培育出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重点产品。
▲产业全自动化生产线绿色样板示范工厂。
厦门人和这座城,胸中藏沧海,却从来不让自己行走在虚无缥缈的云端,举棋与落棋的每一个决策,抬脚与落脚的每一步,必然都是脚踏实地的稳步向前。
当年布衣斗笠、结网驾船的渔村,已演变成扬帆世界、怀抱全球的国际性都市。你很难说,这种变化是突然之变,在这座得风气之先的城市,令人惊讶的学习速度、令人震撼的融合能力,早已深入厦门的城市肌理,感化着每一个新厦门人,外化成这座城市的与时俱进、万象更新。
这就是厦门。厦门的好,全在于城在海上,海在城中。但它绝不仅有自然造化之美,更兼具多源复合的人文和谐之美,使厦门成了兼容并蓄的洼地,催发新生事物的摇篮,最终成了闽南文化标新立异的高地。
开放、包容、和谐、多元、精致,这座积淀深厚的人文之城,其闽南文化、人文光华不仅照亮了厦门的历史,也作为中华文化的一支辉映了华夏文明的星空。
海不老,潮不静息。传统的农耕文化与现代的海洋文明,在这里,完成了世纪的隆重交接。
4
人人都是东道主
厦门,正以独具魅力的情怀,盛装迎接各国贵宾,向世界讲述别样精彩的中国故事;厦门人,正与这一方山水共生共荣,以友爱向善、文明和谐、开放自信的姿态向世界呈现所有美好。
天风海涛,万石涵翠。
潮平岸阔催人进,百舸争流千帆扬……
这个夏日,一个共同的期待染上了鹭岛三角梅的炽热,氤氲在厦门人民的心间。那是对一场国际盛会的美好祝愿,也是全力当好东道主的真情告白。
打开时光的扉页。“厦门成了大国外交的见证人亲历者!”一年前,当喜讯横空出世,光荣与自豪的喜悦之情绽放在鹭江两岸的老城新区,责任与担当的紧迫之感转化成全市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洋溢在经济特区生产建设一线。
翻过时光的留影。近一年来,厦门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昂扬奋发,以新的发展理念,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投入“喜迎厦门会晤当好东道主”的活动中,用实干实效、善作善成的精神风貌,展示出厦门经济特区五大发展的丰硕成果。
默数最后的计时。“厦门的城市形象更加生动有致”,“厦门的城市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厦门的文明创建更加扎实有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有力领导下,市委、市政府精心谋定,力推促进,各项准备工作有序精当展开。经过“文明创建再提升,灾后重建再发力”行动后的厦门,赢得了海内外舆论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