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货币体系遭冲击未雨绸缪中国早已

白癜风治愈要多久 http://m.39.net/pf/a_4786533.html

vincentvangogh,wheatfield

文/林涛

既不能对Libra大惊小怪,也不能对Libra等闲视之。

7月9日,在“中国外汇管理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上,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周小川表示:“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加国际化、全球化的一种货币,是一种强势的货币,导致主要货币和它产生兑换关系。这个东西并不一定是Libra,但从最近几年的趋势看,会有不少机构和人员试图建立一种更有利于全球化的货币。”

在叶檀财经6月25日的文章“美国得不到数字时代的货币霸权”里,我们已经分析了Libra对于全球中央银行货币发行权的挑战,并分析了其必将招致全球央行抵制的原因:动了全世界主权国家货币管理当局的奶酪。

但不容忽视的是,Libra的引起重视的程度前所未有。除了美国和英国外,全球央行纷纷表示反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合唱”阵势。而耐人寻味的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前任和现任官员,则表示了高度重视的态度。

例如,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发文指出,Libra离不开央行的支持和监管,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则表示,Libra对于各国货币政策、金融稳定,乃至对国际货币体系可能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为什么在过去,比特币和莱特币等等N种区块链货币推出,都没有得到过这样的待遇?与过去的所有电子货币相比,Libra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回到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货币是必须有锚的,这个价值之锚,就是其抵押物。

虽然人们总是以为,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后,纸币与黄金之间的关系就已经被切断了,所以纸币背后有抵押物的历史已经终结了。但不要忘记,纸币的抵押物是政府信用。

显而易见,比特币是没有抵押物的。比特币仅仅是有生成的成本:即挖矿机的算力消耗。但持有比特币的人,并不能向比特币的发行当局兑换,一枚比特币对应的抵押资产。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所以迄今为止,整个区块链数字货币目前能解决的,仅仅是分布式记账和可溯源,也就是产权保护和交易环节的可追溯。

正是因为没有“锚定之物”,比特币的价格会大起大落,投机性强,但与之对应的,是实用性弱。对于货币的两大职能,一般等价物和支付手段,就无法满足了。

Libra比起绝大多数电子货币而言,最大的不同,就是Libra率先提出以真实资产储备作担保,认真研读LIBRA的白皮书,你就发现以下核心段落,是关于“抵押物”的。

“Libra的目标是成为一种稳定的数字加密货币,将全部使用真实资产储备(称为“Libra储备”)作为担保,并由买卖Libra并存在竞争关系的交易平台网络提供支持。”

一旦电子货币对应真实资产,那么货币的稳定性就有了保证。

“Libra完全由真实资产储备提供支持。对于每个新创建的Libra加密货币,在Libra储备中都有相对应价值的一篮子银行存款和短期政府债券,以此建立人们对其内在价值的信任。Libra储备的目的是维持Libra加密货币的价值稳定,确保其不会随着时间剧烈波动。”

这是Libra的巨大野心,也是其引起全球央行警觉的最大原因。

直击时弊国际货币体系亟待改革

更重要的是,Libra的推出,回应了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诉求:改革国际货币体系。

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后,全世界的货币都处于失去“锚定之物”的状态。

在后布雷顿森林时代,最大的得益者是美国。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是这样说的:“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却是你们的问题”。

这是尼克松时代美国财政部长的约翰·康纳利说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后,美元的超发会让全世界绑定美元的货币被同步稀释。美国向全球征收铸币税。

欧元的提出,最大的目的就是建立欧洲国家之间的货币兑换机制,至少在欧洲可以替代美元。

作为更进一步的改革方案,欧元之父蒙代尔曾经提出,全世界要建立绑定“一篮子货币”的全球货币。将人民币、欧元、日元等都纳入货币篮子,以此来代替美元。

那么回到各国央行,情况又如何呢?每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都是货币发行者,决定了国家可以对百姓征收“铸币税”,也就是发行货币总量超过社会财富总量的时候,财富会被同比例稀释。这就是所谓通货膨胀。

撇开美元因素,当国与国之间,因货币超发比例不等的时候,如果不操纵汇率,就会发生因为两国货币的定价此消彼长所导致的国际贸易价值扭曲。如果操纵汇率,就会发生人为的价值形成机制扭曲。

我们逐步解接近币问题的核心:不同发币主体发行,用来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越多,在价值交换中发生的损耗和扭曲就越大。

(图片来自檀香炫^^亮)

如果加入了主权国家的因素,那就是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的由来:欧元之父蒙代尔认为,在当今的货币体系下,以下三个要素不可能同时发生:固定汇率、独立货币政策和国际资本自由流动。

而在6月24日文章“美国得不到数字时代的货币霸权”的主要依据,就是Libra侵犯了各国的货币发行权。

核心悖论:寻求去中心化者必将再中心化

无论数字货币开始的时候如何强调自己的去中心化属性,都会遇到一个悖论:那就是发币机构必须承担再中心化的职能。比特币如此,Libra同样如此。

一个迄今为止没有任何政府官方机构参与的,庞大的Libra委员会,能够代替各国政府,行使货币发行权吗?能否代替国际间的汇率生成机制,判断国际贸易中,这一国的资产与另一国的资产在交易时的价格差异吗?

如果说Libra的使命是为了减少各国央行,依据其货币发行权造成的价值扭曲,那么Libra的超级货币发行权,岂不是会造成更大,更不受控制的扭曲?

因此,我们就面临一个困境:寻求独立于政府的超级货币,必须是兼容于政府的。寻求超越主权国家货币发行权的超级货币,必须承认主权国家货币发行权。

中国的机遇:人民币数字化需以国际超级货币为目标

中国在政府层面研究数字货币由来已久。在周小川任上,人民银行高度重视金融科技应用相关研发,年起就组织数字货币课题研究,年,金融研究所成立了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年5月,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正式挂牌,为加强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规划和统筹协调,年5月央行成立了金融科技委员会。经国务院批准,央行已经组织市场机构,共同进行DC/EP(带有数字货币特征的支付工具)研发。

因此,Libra提出时,马化腾说的那句“技术都很成熟,并不难。就看监管是否允许而已”。并不是没有来由的。

(图片来自檀香丹尼总)

现在的关键是,中国到底是应该以全球数字货币为目标,建立政府主导的数字货币,还是应该以国内作为应用场景。

从当前的国内国外局势看,即便中国政府的数字货币尝试,不以国际超级货币作为应用场景,全球的各个商业机构,与各国央行,也必然会以全球超级货币为目标。

与其被人整合,不如主动引领变革。

还记得我们在之前提到过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吗,截至年4月,包括中资银行在内,全世界89个国家和地区多达家银行加入CIPS。

在CIPS系统中,日本参与度最高,加入银行数量高达30家,俄罗斯其次,加入银行23家。此外新加坡、英国、韩国、马来西亚、阿联酋、德国、泰国、土耳其等国均有10家以上银行参与。

如果以支付宝和腾讯的电子支付,加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同时与所有加入CIPS的各国,协商建立国际兑换账户的抵押物安排,无论是对中国建立自主可控的国际支付体系,还是对中国以国际超级货币为目标,建立电子货币发行机制,都是可行的尝试。

更重要的是,建立独立于美国的全球超级货币这一构想由来已久。蒙代尔的“一篮子货币”计划早已深入人心。以CIPS+中国互联网巨头发起,与欧盟、日韩、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多边磋商,探讨联合发起建立国际的数字货币管理机构,兑换机制,和抵押物安排。恐怕这才能实现周小川所说的:中国应该未雨绸缪。

如需转载请联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jiaomeia.com/smgx/81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