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述今情定涠洲岛

酒和肝相遇就会爆炸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zhiliaofangfa/m/31255.shtml

情定涠洲岛

作者

杨述今

涠洲岛距北海市二十一海里,由此去海南岛的船,只需几个小时的航程。涠洲岛像落在茫茫大海中的一粒砂砾,在阳光下一闪一闪地昭示着自己的存在。涠洲岛是中国最年轻的海岛,约二十三万岁。它原本是广西大陆的一部分,不知道什么原因,海南岛决意脱离大陆母亲,于是趁着火山爆发的机会,潜水到了南海,而涠洲岛可能是因为过于弱小,留在了离母亲更近的地方。涠洲岛由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因素造就。海岛长宽大约相等,六公里左右,面积约有二十五平方公路,大致上呈圆形,有居民二千户,约一万六千口。岛上的几个自然村落,房屋庭院基本保持着原始风貌,建筑材料为一色的火山岩。火山岩里充满了气泡,密度小硬度不大,便于加工,所以家家户户的房屋院墙,全都是这种石料垒砌。有的院墙直接用原始火山岩石堆砌而成,一米多高,象征意义大于实用性。这里的院落根据自然地形修建,疏密适当,散落在不远处,村里的主要路段铺着石板,而大部分狭窄的小径都在自然状态,院落即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也兼顾着相互往来的方便。村里的房屋皆为平房,被巨大的树冠盖在下面,靠院墙的里面多数栽种着香蕉树,大串的香蕉吊在墙外。有些人家的三角梅花,爬满墙头,爬上屋顶,鸡狗猫鸭都醉卧花海。雨季时一些绿色藓苔类植物附着在墙上,原始、古朴、独特,更使村落充满神奇妙感。涠洲岛上的居民说客家话,因为多为客家人,姓氏繁多,以李、陈、阮、戴、黄、钟、江为众,说明居民并非一次性迁来,而是逐步形成。有人说其先祖在广东开平一带,因与当地土著械斗败北,约四百人逃至雷州半岛,穷困潦倒之际,遇法籍神父接济皈依天主,遂向清廷申迁涠洲岛,同治爷准奏钦点,赐岛与民,故而形成岛上最早的官方居民。然对于岛上的居民来源及形成,还有别的说法,有的说是在明清之前,岛上鲜有人烟,后来有大陆“贼人”流窜岛上,官家屡剿不绝,逐渐有人垦荒定居形成规模,官方无奈而忍肯,设置机构管理,岛民终于有了官方身份。有史书记载,“涠洲岛汉朝属合浦郡,唐宋以后单置巡检司。”既然官方有设置,则必有人迹,足以说明岛上居民源远流长,历史可溯往汉秦时期,岛上姓氏繁多便是岛民逐渐形成的历史痕迹吧。涠洲岛上的客家人,皆系中原之汉人,则多为宋朝官迁民逃,这段历史毫无疑义,可岛上的疍家人是哪一支脉的延续呢?岛上的陈氏宗族里,有些疍家人。陈氏疍家上溯历史有两支,当年始帝灭齐后,追杀齐相田忌九族,田家沿东海南遁,为最早疍家。田忌祖籍陈国,南逃后,复以陈氏,此为一支。疍家的第二大支系为陈友谅家族,当年是在朱元璋的追杀下,流落为水上疍家。涠洲岛的陈氏家族是那一支,我没有时间查证,略有遗憾。岛上有一座哥特式建筑的天主教堂,大约建于年前后,至今教徒络绎不绝,是岛上最大的参观亮点,为登岛者必往之处。教堂入口处,有为法国神父歌功颂德的纸质宣传品,间或有美女唱诗班歌唱。我到教堂的时候,正好赶上演唱,十位绝佳美女,一律素裙垂膝,黑发盘后,洁净肃穆,惊艳醒目。她们手捧歌谱,和声在温暖平静的伴奏声中,若有若无地升起来,填满教堂,漫过教徒和游人的心田......她们表情凝重而安详,犹如圣母玛利亚,她们音色统一,和声训练有素,如同专业科班,让我肃然起敬,间歇时刻,我与她们简短交流,得知她们是一群为信仰而歌唱的“志愿者”。近些年,岛上搞旅游开发,各个小村里,都有客栈餐厅,沙县小吃,东北炖菜,四川饭馆,琳琅满目,不用发愁找不到住处,一下船就有大嫂、阿婆拉客,请你去她家,吃住行一揽子全包。岛上风貌尚存原始,村民有淳朴,习俗存古风,崇尚敬远祖,虽榕树参天遮地,香蕉阔叶蔽凤,一派南国风光,然不乏闪出北方汉子身影,关中娥娘乡音。近有始帝后人,建“足矣居”客栈于西角村,乐而忘秦,不思归乡,我两次登岛,都荣幸下榻于此,不胜感慨秦人开拓之精神。然“乐不思蜀”者,不仅只有关中秦客,关外汉子,吴越淑女,在此开饭店办客栈者亦不在少数,即使真正的巴蜀之人,“乐不思蜀”者也大有人在。来涠洲岛的游客,饱览海岛美景,饱食海鲜美味自然不再话下,一个建在海边的海鲜市场应有尽有,那些叫不出名字的鱼虾螃贝,够你不重样吃上几周。还有两样美味,虽不是海鲜,却是必须要品尝的,一种是“香蕉鸡”,岛上特有的土鸡,用来清炖,除了久违的鸡香味道,还有一股清馨的香蕉味道,炖上一只两三斤重的老母鸡,两个人可以吃的“滴水不漏”。住在小客栈,就要吃农家饭,刚开始我们面对一盘青椒爆炒的肥肉片子,七八个同学没有人下筷子,特别是女同学,都怕吃肥肉,但当有人大胆尝了一块之后,情况急转直下,几个号称不吃肥肉的女同学,比谁抢的都快。在强烈的呼声中,每顿饭除了炖一只“香蕉鸡”,还得增加两大盘“青椒炒肥肉片子”。原来这种猪肉也是岛上的特产,叫“香蕉猪”,是和“香蕉鸡”一样,从小在香蕉林里吃香蕉长大的,品种原始不喂饲料,猪肉味道当然好吃。我已多年不吃鸡肉,不吃猪肉,不是不想吃,而是实在太难吃。后来冬居住海南,找回了鸡肉和猪肉的味道,因为海南的文昌鸡和定安黑猪,味道还是“老家”的味道。文昌的“白切鸡”、“盐焗鸡”,定安黑猪的红烧肉、清炖排骨,值得你专程去吃。但是如果你在涠洲岛上吃了“香蕉鸡”,和“香蕉猪”之后,完全可以不去海南,省下你的机票钱、车票钱。离开涠洲岛的时候,可以不带鸡肉、猪肉,(因为不好带)但一定要带回一把香蕉,这不光是因为涠洲岛的香蕉,滋养出令人流连忘返的“香蕉鸡”、“香蕉猪”,而是因为涠洲岛的香蕉,是真正的香蕉,相比我们在内地吃到的香蕉,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严格地说,内地那些多半从东南亚国家进口的所谓香蕉,只是“蕉”而已,哪里有“香”?涠洲岛的香蕉是我吃到的味道最好的香蕉,没有之一、之二。不信你在广西的大商场、菜市场转转,那些标志着“涠洲岛香蕉”的香蕉一定是买家最多的。当然,如果你能亲临品尝,那是最有说服力的。再告诉你,涠洲岛上的香蕉有多便宜,花十块钱买一把提着上船,你得冒一身汗。如今上涠洲岛非常方便,游船定点往返,疍舟争相靠岸,八方游客,九洲贤人你来我往,岛上繁繁杂杂,即便夜深也能找到不寂寞的地方。涠洲岛孤悬沧海,犹如世外桃源,乃歇息凡身之地,清净灵魂之处。渡海有游艇,游岛乘公交,下海有舢板,上岸招“摩的”,无当年渡海之艰辛,有今日安步之优闲。屋后有椰树,房前花枝展,身旁卧黑狗,鸡鸭戏眼前;碗里捞面条,桌上挑海鲜,闻鸡不起舞,夜醉也不还;日出作垂钓,日落写诗篇,听潮起潮落安然自得,任台风掀顶不惊不忙;东门迎朝阳,晚霞透西窗;五彩湾里捡彩虹,鳄鱼湾中锁大鳄......任由世间众生穿梭,净末激情浩荡,生旦情意缠绵,我自是我,身在院里何顾院外之事。回首涠洲岛,也有些许遗憾之处,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原始的淳朴安然勤劳善良,已经受到冲击,村民的心理变化,已经写在脸上,这些我们可以假装看不见,但是,岛上忽然冒出的一些不伦不类现代小楼,矮的两三层,高的四五层,瓷砖贴墙,水泥灌顶,看起来既无专业人员设计,亦无统一规划,与原始村落格格不入,使得我们这些岛外人杞人忧天,倘若失去原始风格,涠洲岛何在?然涠洲岛仍不失为一处“世外桃源”之地,值得一去。

更多精彩文章:

■梁晓声:每个为生存打拼的人,都值得尊敬

■莫言:是希望,支撑我度过漫长的岁月

■余秋雨: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

■毕淑敏:爱,就是照耀人生得以温暖的灯

■贾平凹:在肮脏的地方干净地活着

来稿须知

本平台旨在“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唯质取稿”。欢迎文字爱好者投稿。要求:

1.原创首发散文、小说、评论、诗歌必须在字以上,内容按“题目+作者+内容”格式编辑在一个word文档中,用附件形式发送指定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jiaomeia.com/smxt/44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