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贤镇:发展三角梅产业助力农民就业增收
近日,记者在巷贤镇光全村邦光庄三角梅基地,看到田野里、山坡上、大棚下,几百亩的三角梅花开正艳,放眼望去,姹紫嫣红,热烈似火,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三角梅产业前景广阔
三角梅基地于年12月由广西上林县福人湖休闲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基地负责人韦能孙是南宁市人,在辗转从事农副产品贸易、汽车运输、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等多个产业后,紧跟国家重视生态保护、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工作步伐,通过流转邦光庄多亩等土地及山林,大力发展种植三角梅产业。
年6月,公司引进三角梅(如四季紫和四季红)作为母本,种到地里(当做地桩),然后进行剪枝插条;今年1月,公司又从广州引进国外稀有的十多个三角梅品种,开始正式育苗,培育新的品种。
“三角梅花多,色艳,花期长,生命力强,是城市绿化美化的首选,目前有许多大城市的道路两边、社区庭院等都种有三角梅,美化城市生活环境。”韦能孙说,虽然三角梅生命力强,但是种植过程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比如育苗阶段:要用长枝,而且枝条长到一定的长度时必须剪枝,还要控制好水分和养料。水分养料太多,枝叶太茂盛,它们不开花;反之,它们容易枯黄,甚至枯萎。
一株三角梅可以培育出不同颜色的花,配上形态各异的造型,做成盆栽的艺术品,出售的价格更高,也是很多企业选择的盆栽植物。韦能孙说,他们的三角梅产品主要面向全国市场,销往全国各地。一般的规格如四季红,一盆花可以卖得40元左右,如果是其他品种和规格,价格可能会翻倍,甚至更高。
目前,该三角梅基地已有效利用土地达到多亩,建成大棚培育基地多亩,有地桩苗多亩,培育出新的品种有二三十个。卖出盘栽约10万盘,枝插苗约10万枝,价格在几元至元之间,可产生经济效益多万元。基地仍库存有三角梅盘栽约20万盘,技插苗约10万枝。
就近安排贫困群众就业
在新建的育苗大棚里,记者看到几十名工人正忙着,他们有的焊接钢架、连接顶棚,有的搬运泥土、平整土地,现场一片繁忙的景象。
据韦能孙介绍,去年公司在基地的一边已经建了大棚几十亩,用来搞花卉育苗,但仍然不够用、不够高,现在又扩建了二十多亩,都是按照高标准来建设,加高大棚的高度,并配有自动喷淋等设备,目的就是尽量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他始终坚信,只有培育出更多的精品,才会有更大更广的花卉市场。
韦能孙说,因为三角梅基地种植面积在不断地扩大,工作量又多又杂,但是并不繁重,用工灵活,所以每天用工量达到50人以上。“从这个月开始,如果是搞育苗的话,需要更多的工人,他们都是以本村贫困户为主,辐射到周边其他村屯的贫困户。目前,到基地务工的贫困户有30多户。”
卢小勤是光全村邦光庄年脱贫户,她家里有两个小孩读书,经济压力比较大。“从去年10月份至现在,我几乎每天都来基地务工,每天80元,一个月收入0元左右。”卢小勤高兴地说,能在家门口务工就业,增加收入,她的经济压力小了很多。
同庄的杨丽玲也是一名贫困户,因为丈夫患有严重疾病,需要长期服药及住院治疗,而且家里还有两个小孩读书,一个小孩刚满一岁多,家庭经济非常困难。
杨丽玲白天到基地打工,晚上在家做手工。“从去年8月份我就来这里上班,从育苗、剪枝到除草、施肥等,什么工作我都积极参与,一个月工作25天左右,每天工作8个小时收入80元。来这里务工,离家里近,既能够照顾家里面的小孩、老人,又能够增加家庭经济收入,使我家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变。”杨丽玲对这份工作的满意之情溢于言表。
据了解,邦光庄全庄户,其中年建档立卡贫困户45户。近几年来,很多村民的脱贫靠的是劳务输出。三角梅基地的建立不仅帮助到邦光庄的贫困群众解决就近就业问题,也吸引了巷贤镇大山村、万嘉村等周边众多的群众前来基地务工。
“每天看到那么多人来这里务工,我心里特别高兴。”邦光庄经联社副主任韦海锋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邦光庄引进福人湖公司建立三角梅基地,大力发展三角梅种植产业。目前,基地除了给当地群众带来流转土地租金外,还带动本地及周边贫困户40多户来这里务工,每月工资0元以上,到年,他们脱贫致富有希望了。
“三角梅很好养活,属耐旱植物,喜欢阳光照射,少浇水,因此花盆必须置于向阳处,让三角梅有足够的阳光,这样花才开得多。”下一步工作,韦能孙表示,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将继续加快建设步伐,切实解决附近村庄的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让贫困群众通过到基地务工实现增收脱贫;鼓励村民合作社以资金入股,共同对农业基础设施优化改造建设、平整流转土地、优化排涝水渠、铺设灌溉水管统一规划,为建设生态宜居乡村达到公司、农户共赢,同时按照村民合作社入股资金比率分红,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对于更长远的蓝图,韦能孙心有成竹。他给记者描绘着:以培育三角梅为主业,着力于打造生态效益好的创新基地,构建绿色农业模式的典范;打造游憩环境优的度假基地,满足休闲旅游需求的核心功能;打造社会效益大的科教基地,实现农耕文化传承和科普教育;打造特色风貌的旅游基地,树立休闲农业观光的品牌。(唐启斌)
┃内容来源:上林时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综合编辑:上林圈(转载请注明出处)
广告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发布招聘、出租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