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小而美”就必须网红化温暖、自然、真实、质朴是谢柯的答案
既下山·梅里
鸭舌帽,黑框眼镜,干净的素面外套……眼前这位留着灰白络腮胡子的大叔,正是室内设计界的红人,谢柯。在大理见面时,他看起来温和又热情,主动搬来椅子,邀请我们一起喝咖啡。
度假酒店是谢柯的拿手好戏。
年底的既下山·梅里让他极速出圈,如今,他的作品总是一房难求。
既下山·梅里
谢柯的最新作品,是洱海悬崖边的酒店,六阅·海东方。红瓦暖墙,热带植物,浓浓度假风情,让人一路上的疲累都被从肩头卸了去。六阅·海东方
温柔素雅的色调,简单而原生态的陈设,坐在原木打造的椅子上,眼前的落地窗仿佛装进了一整个洱海。六阅·海东方
一如胡子下的笑容,他的设计总是朴实却亲切,乍看有些单调,只要住下来,就能逐渐参透到其中轻松、自然、舒适的魔力。同行纷纷想要效仿他,连谢柯在大理的自宅,也成了人们都伸长了脖子想进来参观的教科书,被评为“全球最美的个家”。谢柯大理自宅
实木、白墙、手作、景观,依靠这些一脉相承的元素,谢柯红了。但他的红,没有夸张的装置,没有跟风的潮流,没有铺天盖地的求打卡,和任何网红的代表都不沾边。
教科书上没有写字,谢柯也没有秘诀。
他的房子,只为“人”。
夕上·双廊
01
通过他的设计
可以看见背后的城市
经谢柯设计过的房子,总像是原本就属于那里。
在梅里雪山面前,他打造的既下山沉默而内敛。
既下山·梅里
一切多余的都隐去。建筑成为了一个等候多时的接纳者,张开怀抱,欢迎着艰难辗转抵达的人们。
壁炉里跳跃的火光、墙上斑驳的藏地壁画,以及大大小小的陶罐,让这个为朝圣者们准备的憩息所,质朴而温柔。
既下山·梅里
到了重庆的既下山,梅里的一切就消失了。这座改建自民国使馆和银行的傍江老楼,院子里有两棵土生土长的黄葛树,可以眺望对岸热闹的渝中半岛,打开窗,就是东水门大桥和长江索道。
既下山·重庆
在谢柯手下,屋内的墙体、建筑层高,乃至窗的比例,都保留着老建筑的原汁原味,实木家具也和古朴的氛围一脉相承。
既下山·重庆
素色的墙面映衬着窗外的绿意,内外的景致逐渐合二为一,重庆的味道也就蔓延到了屋里。
既下山·重庆来到洱海边的夕下·双廊,水成为了重点。在双廊古镇,两把藤椅,几株三角梅,就构成了一个迷人的午后。夕上·双廊
全窗的大堂通透明亮,清茶过后,通过幽静的林中径漫步向水域,由窄及宽,一切烦忧都消弭于广阔天地。夕上·双廊
给人最好的体验,就是让他们的身心真正沉浸在当下的情景里。没有设计师的用心,住客也无法在情感上与这座城市贴得更紧密。谢柯的空间是朴素的,但绝不是简陋的。简单外表下,唯一凸显的,是对人的关照。
在各类网红风格大行其道时,让空间回归内在的舒适、恰当,这种有意识地摒弃风格,就是谢柯的风格。
02
工匠出身
他相信空间可以生长
普通人想象中的知名设计师,往往都出自知名建筑设计院校,谢柯,却是个毕业了二十七年的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学生。在那之前,他还当了七年的钳工,在表妹准备考学时,只是陪同学习的他,意外考上了。
或许正因此,他身上总沾着一丝设计师里独特的匠人气息。在他身边的,也还是那群从年就认识的工人兄弟。
“我特别幸运一开始就遇到他们。那时候刚从学校出来,啥也不懂,就经常往工地跑,观察现场,学到了好多,发现原来一套东西做完,背后有那么多细节需要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