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游记面朝大海,夏花绚烂的网红厦门

厦门的时光,是我们的时光。

5.24-26

在心里计划了大半年,攒了几个月的钱并且敲定工作、搞定论文之后,我的毕业旅行终于提上了日程。很开心毕业旅行有两个喜欢的朋友相伴,第一程计划和在北京的朋友花花一起去厦门和广州,第二程是和从乌鲁木齐赶来的敏敏子在成都汇合看草莓音乐节,然后再去重庆。

原计划先从北京飞去厦门然后到广州,结果出发前一个星期广州出现本地病例,在忐忑地观望了三四天之后,最终等来了荔湾区升为中风险地区的消息,广州是去不成了。退飞机票之前,翻了一下收藏的广式早茶店和其他各式美食,心痛,好在免去了多块的退票手续费。

总之,出发前第一段和花花的行程改为了北京—厦门—杭州。

让我们忐忑的不仅是疫情,还有天气,在确定好行程的那半个月中,南方时而狂风暴雨,在北方,甘肃的马拉松比赛因为遭遇极端天气,出现重大人员伤亡,在为意外中的人们揪心的同时,也担心自己的旅途,我和花花每天有事没事搜索目的地的天气,心情也随之起起伏伏。

好在到了24号,我们顺利出发啦!

鼓浪屿

厦门

我看见你也在同一片蓝天下/凝视白云的舞蹈/仰望海鸟的身影

//////////

到厦门高崎机场出站的时候,开心得要跳起来,半个月以来这天的天气预报每天都是在小雨和中雨之间变化,结果迎面的是这么美的蓝天和槟榔树,这很南方。

不过坐着滴滴赶往吃午饭的地方时我俩沉默了,天太热了!

到了厦门之后我们坐轮渡直奔鼓浪屿,计划在岛上住一晚。鼓浪屿是个面积不超过2平方公里的小岛,最近处离大岛貌似只有几百米的距离,可是没有架桥,我猜不架桥是为了给游客贩卖小岛的浪漫诗意,我们这些游客也就兴高采烈地买了账。

下船后我和花花推着行李箱按照民宿店家发来的地址在逼仄的小巷子里拐进拐出,店家叮嘱我们不要跟着导航走,我们不听,结果兜了挺大一个圈子。这个时候下起雨来。

相比下飞机之后感受到的南方热浪,雨中的小岛凉爽不少,景色也更加清丽动人。撑着伞走在逼仄的小弄堂,湿漉漉的石板路上光亮点点。忽然想起《隐秘的角落》,这是我最近的南方小城印象。不得不说拍得真的很好,剧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褪色,但是影片营造的阴森逼人的氛围,却像书页中的香气,何时打开都能带人重回情境。

民宿的小姐姐拿来一张地图,给我们详细讲了游玩路线,还告诉我们哪些景点值得去,她特意强调海底世界不用去了,我俩又没有听,花了多去看了小玻璃池子里圈着的鱼,稀稀拉拉的,配着俗气的彩色灯光...我们很快就出来了。

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我的花裙子湿了半边,不过一点也不凉,反而去除了白天热汗造成的黏糊感,觉得很清爽。空气中是海边特有的腥湿,我们在环岛的木栈道上散步,看见近在咫尺的对岸城市灯光渐渐亮起,时不时遇见夕阳红旅行团,阿姨大妈们在游览一天后,劲头仍然比我们两个年轻人足多了。

雨停了,看见海岛上的绝美晚霞。

厦门

(一)网红打卡这件事儿

鼓浪屿/曾厝垵/沙坡尾/海堤路/集美学村

在厦门第二天,清晨五点半我和花花就在鼓浪屿的民宿中醒来,趁着人少去著名的打卡点拍照。每个攻略上都推荐去打卡杰伦晴天歌词墙,后来发现歌词墙有很多。

选了一个我认为最好看的歌词墙

在厦门逛的主要都是网红打卡地,包括鼓浪屿上的歌词墙、最美转角、曾厝垵,还有海堤路上的“小镰仓”,海堤路也是网传的千与千寻同款海上列车景观所在地,很适合拍日系美照。

滤镜用的是醒图的“小镰仓”(请忽略笔者美貌)

这些网红打卡地其实还都不错,不过被炒作得让人期待值过高,去了之后游人又太多,所以体验感不会太好。在青岛旅游的时候路过著名的大学路和鱼山路转角,年轻人们扎堆拍照打卡,场面堪比在学校食堂排队打饭,路过的出租司机都啧啧称奇。

其实网红打卡地没有什么不好,起码是“我去过”的证明,旅行的目的之一就是这能作为谈资的“我去过”,也许很多人觉得这是一种媚俗,甚至把热门的、网红的东西一律上升到乌合之众的盲从,而去批判和嗤之以鼻,但是想想,通过许许多多存在共性,甚至千篇一律的网红打卡地,可以一窥这个时代的流行与风尚,人们在追求什么。如果这个追求是被有意引导的,那我也想看看是什么在引导人们的趋之若鹜。

不过想要看明白,恐怕得去更多的网红打卡地,取更多的样本做横向对比,但如果时间充足,我更愿意花费时间在对我来说更有意义的风景上面。

要说什么是更有意义的旅行,可能是答案是很随机的。比如在厦门随机地长了见识,我妈小心翼翼养在小盆里半死不活的三角梅,在这里却是随处野蛮生长、势如瀑布的花树,花团锦簇的样子让人想起魔术师手里不断从中间冒出花朵的魔术帽。除了紫的三角梅还有火红的凤凰花,厦门真是个面朝大海,夏花绚烂的城市。难怪有很多人选择来这里度蜜月。

厦门也有很多即使不在网络上炒作也一直久盛不衰的旅行项目,比如环岛路上的骑行,傍晚的时候在槟榔树和海岸间的小路上骑单车,温润的海风拂过发梢以及小腿,带来大海的腥气和辽阔感。这种天地高远,令人心神宁静的辽阔感对于来自草原的孩子来说很熟悉,但至于在潮起潮落,草木枯荣间,大海和草原相比谁更具有生命力,答案见仁见智吧,思乡时思草原,吃海鲜时爱大海。

在集美学村漫步,芭蕉和槟榔树掩映的校园里那些结合西洋南洋和闽南风格的宏伟教学楼让人艳羡不已,集美中学不愧为最美中学。厦门大学肯定也超美,遗憾的是因为疫情,已经不对外开放很久了。

(二)这组的主题是猫猫

做厦门攻略的时候看到有个顶澳仔猫街,让我这个重度猫奴两眼放光。上次拥有猫已经是12年前的事情了,这些年一直在外上学没机会养猫,因为家中爸妈很不稀罕猫狗,寒暑假也未能拥有。

然而最近我的猫病愈发严重了,到了看到街上的猫走不动路,经常被它们毛茸茸的小脑袋萌到咬牙切齿的地步。前几天下班回到宿舍,总是先瘫在床上逛b站刷萌宠短视频傻笑一个小时再起来洗漱。

就这样迷人的小脑袋,谁能抵挡得了

然而很多攻略对这个猫街标注了“不推荐”。时间紧迫,不推荐的地方就不去了,然而从鼓浪屿回来,和高中同学老貊见面,发现这个仔猫街就在餐厅隔壁,去了之后才知道为什么花花会标“不推荐”了,所谓的仔猫街,只是一堆猫的雕像,涂鸦以及周边,而一直真猫都没有见到,我觉得有点生气,觉得商家用这样的噱头来唬人实在是不实在,想吸引爱猫人士来打卡,可以尽管做得用心一点,多养几只猫在这里也是可以的,然而只是搞一堆文创,简直太对不起这条街的名字。

渔村和海岛有养猫的传统,有人说是为了防止老鼠来偷鱼吃,这种说法我不太认同,明明更爱吃鱼的是猫咪好嘛。前不久看了一个关于猫的纪录片,日本的渔民普遍都爱养猫,据说猫可以带来好运,所以出海时会带着猫,就可以规避风浪,满载而归。我想这也是曾经的渔村厦门会有猫街的原因。

这个想法在鼓浪屿得到了印证,小岛上随处可见优哉游哉的猫咪,显得很养尊处优,眯着眼趴在店铺前的石板路上,台阶上,对来来往往的游客表现出懒得搭理的样子。

不过在鼓浪屿见到的猫猫都很精瘦,连橘猫都很瘦小,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里的人们不再捕鱼为生。

(三)老友记

在厦门最重要的行程之一就是见老貊,他在厦航工作。见面前我俩算了一下,尽管在朋友圈天天打照面,其实已经五年没见了。

上次见面是五年前的夏天在乌鲁木齐,我当时准备出发去贵州支教。我俩坐在冷气十足的饮品店边聊天边偷看美女,直到美女径直走过来撂下一句“你俩看我很久了,嘁”然后拂袖而去,留下一脸吃惊的我俩咬着吸管面面相觑。

再往前,就是高考前在八中的那些日子,到了高三的春天我们决定叛逆一回,逃掉了周六的课去后山玩,下午回来时脸快要掉到地上的老班在门口迎接,气得他暴跳如雷,扬言要赶我们回家。我们五个在办公室在办公室站成一排盯着鞋,个个追悔莫及的样子,其实内心深处没在怕的,因为逃课的是文科班的前三名和他的班长以及学习委员…

尽管各自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时光飞逝的老生常谈中,我们的生活也朝着不同的地方疾驰而去,然而坐在一起聊着某某老师的八卦和某某同学的现状,还是当年在同一间教室学习的老伙计,说话的调调,相处的感觉都给人一种时间从未流动的错觉。事实是我们的年龄从18变成了25。

关于吃

旅行的意义之一就是品尝地道的地方美食,然而厦门并不是个对56个民族饮食习俗都友好的城市,鼓浪屿上的清餐厅据说只有一家兰州料理,于是我们在上鼓浪屿之前在厦门著名的新疆连锁餐厅马尔龙吃了足量的正餐。这家餐厅很正宗,二节子炒面意外很好吃,至于肉饼,里面的羊肉和北京的羊肉一样膻,离开新疆之后才知道羊肉膻味为何的人,至今对这种味道接受无能。

同样地,被家乡惯得嘴很挑剔的人,吃哪里的水果都觉得不够香甜,来了内地才真正儿体会到从小听到的那些新疆瓜果飘香的形容词。

来到海边的城市,怎么能不吃海鲜。从鼓浪屿回来后,晚上我们在曾厝垵吃了海鲜和沙茶面,我和花花两人戴着塑料手套,剥了两大堆麻辣小龙虾壳在桌子上,我太爱吃虾了!但是20块钱6个的烤生蚝,我俩几乎没有动筷子,生蚝完全没有处理干净,用筷子一挤吐出来很多黑沙。(由于我俩太饿了,所以没有海鲜店的图。)

也是,这家名叫夏海“的店是甘肃人开的,料理海鲜的功夫因此可能差些。沙茶面平平无奇,对比之下还是被我们嫌弃最多的兰州牛肉面最好吃,我愿称之为yyds。

曾厝垵的小吃街和其他网红城市的网红小吃街没什么两样,充斥着长沙臭豆腐、无骨鸡爪、水果捞这样的小吃。但是作为资深五迷,来到这家据说是五月天的粉丝开的“阿信厚吐司”,开心得直呼爷青回。另外据说这家店的的老板本人也长得很像阿信,可惜我没见到,香草冰激凌味道不错,难怪评分不错。

美食是旅行最重要的动力之一,原本的广州之行也是奔着广州网友发的那些让人垂涎三尺的各类美食去的,即使守着饭店吃三天不重样的早茶哪里都不去也是值得的,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我们的行程,也留下了一个遗憾,希望以后弥补。

白天和老貊去了南普陀寺旁的一家素食馆,体验了一把南方发达的素食文化,这家是蛋奶素,也就是动物制品只有鸡蛋和牛奶,第一次感受到更严格的饮食要求。吃了茶树菇做的糖醋里脊和豆制品的黑椒牛排,味道都不错。尝试了厦门特色的面线和佛跳墙,佛跳墙也用的是各种菌类...这一餐不仅新奇,还很鲜美,吃得心满意足。

//////////

结语

厦门是个相当值得一游的城市(在次日还要上班的情况下选图排版弄到大半夜的我已经倦了。)

下一站,杭州见!

周周

花花、周周

Isoland

请随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jiaomeia.com/smwh/77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