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60725/4910787.html
10月25日下午,深圳市罗湖区洪湖小学开展了社区共建花园设计工作坊,十余组亲子家庭针对校园景观改造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在罗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学生家长、校园营造专业机构的支持下,以校园型社区共建花园为项目式学习载体,展开了一场“家、校、社”共育的探索。
背景知识
“不知道社区共建花园,但知道社区、共建、花园”
校园营造师先给同学和家长们抛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什么是社区共建花园?同学们听后纷纷摇头,家长们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但当营造师问道,什么是花园?什么是社区?什么是共建?同学们却争先恐后地举手抢答:“花园就是有花草植物、让大家休闲的地方”“我知道,社区就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共建不就是我们一起设计建造嘛!”
其实,“社区共建花园”这个专有名词,讲的都是身边熟悉的事情,跟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
案例学习
社区共建花园
——从“我可以吗?”到“我也可以!”
在了解了共建花园的定义过后,共建的花园如何诞生又成为了新的议题。同学们七嘴八舌讨论的空档,屏幕上突然闪现的案例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北京一所小学的同学们的设计实践让在场同龄的小学生们意识到,原来设计从来不是“大人限定”的专职,利用简单的儿童画表达和无限对生活的观察与热爱,同样可以产出令人惊喜的设计;原来校园里呆板的座椅和空闲的场地可以变成大家想象中的游乐场;原来不大的校园里藏着如此众多种类的植物,而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的奥秘。
一个声音忽然响起:“为什么我没有设计的感觉哦?”
“我们的观察力很多时候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如果同学们能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尽可能多地积累对‘好的’和‘不好的’环境的感知,你就逐渐能够拥有设计和评判的能力了”。
抢答的孩子们
第二个案例里,一群中学生亲自扛上锄头、锯子,利用暑假爆改校园,从最初的设想到最终实际的呈现,在场的同学们亲眼见证了这个魔术般的过程,但也有了新的疑惑,“为什么要用碎石做路呢?”“为什么不做挂在树上的吊床”“为什么放了座椅的地方铺了砖块呢”
每一次的提问都是一次思考的过程,能让雨水下渗的碎石路可能放在广场上就会让穿高跟鞋的妈妈寸步难行,野营的吊床为了安全被转移到地面却意外成了观察落叶的绝佳位置,设计需要因地制宜,设计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