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黔西南那些诗意栖息的乡村庭院看一看

北京白癜风的价格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613/4639051.html

编者按

近年来,黔西南州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庭院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各地乡村蓬勃发展。

本期全媒周刊小编带大家走进黔西南部分乡村,看当地村民是如何布置自家的农家小院,如何通过生态乡村游致富,让乡村面貌日新月异、焕然一新。

兴义市

鱼龙村

初夏时节,漫步在兴义市万峰林街道的鱼龙村,高矮花木万紫千红,空气中散发着芬芳气息,沿着村路前行,透过农户低矮的围墙,一眼望向庭院,通透敞亮,院中景色一览无遗,此番景色,你很难与昔日破旧杂乱的民房、低矮简陋的牲畜圈舍联系起来。

以旧青砖为主的低矮围墙,通过墙面镂空、上嵌文物展格,以老石板、旧瓦片、老石磨等作为点缀,以“打补丁”的形式,将怀旧物件与搭配的铝合金栏杆等现代元素有机结合,营造出全新的集古朴与时尚于一体的敞开式景墙。览山望水,村庄与山峰、稻田交相辉映,活生生的一幅美丽的农村风景画。

鱼龙村内的一所庭院

“推窗见绿、抬头赏景、起步闻香”已成为鱼龙村不少农村小院的标配,“颜值爆表”的庭院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其中,徐大国家的后院格外引人注目,顺着院内的小路走,可以观赏到池鱼、假山和花鸟,院子虽不大,主人却精心构建了虚实相伴的景致。“建造一座美丽庭院的想法由来已久,过去的后院一直被荒废着,随着滨河步道的建成,我试着自己设计,现在整个院子大变样,以后还会不断完善。”徐大国说。

徐大国家的庭院

院内干净整齐、草木繁盛,主人将废弃的石磨收集起来,组成了别致的大象造型,作为一种装饰,也是农耕文化的展现。待到花开时节,各种花儿争奇斗艳,满园花香四溢,一家人坐在一起欢声笑语,聊天饮茶,享受天伦,过着诗情画意的生活。

往村子深处走,是鱼龙村正积极打造的“盆景一条街”,在美化亮化村容村貌的同时,充分利用地理环境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还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鲜活力。

盆景观赏价值高,对环境生态质量又一定的改善作用,同时,发展盆景有利于搞活经济,增加收入。话说:“养花是银罐子,做盆景是金罐子。”指的就是做盆景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贺尔刚的父亲贺芝华,是村里有名的盆景种植“高手”。从小就对盆景感兴趣,后来研究盆景种植培育,30多年来积累了不少经验,他家是当地盆景种植最早的一家,种植规模高达8亩,共有多盆,在村里起到了带头作用。

贺芝华正在修枝

“村子里跟着父亲学技术的有18户人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有6亩,多盆,田成刚家规模小一点,有2亩,多盆,种得少的也有多盆。”贺尔刚说。

田成刚是贺芝华学师队伍中的一员,他以前是泥水工,年开始跟着贺师傅学习盆景养护管理,庭院小道两侧,房屋前后摆满了盆景,远观近看,错落有致,千姿百态。“盆景种植不仅美化、绿化庭院,还可以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如今他家的盆景事业也是如火如荼,前几天刚出售了一车盆景,价值45万左右。

庭院一角

目前,村里的盆景主要通过   凡“中国黔西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jiaomeia.com/smwh/103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