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沧源佤族自治县岩帅镇将重点工作与为民办实事深度融合,立足“五个聚焦”,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基层为民服务的工作成效,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聚焦水源保护
紧紧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组织实施“水源涵养保护专项行动”,以“护、建、管、用”为具体措施,建立“全民护水、造林保水、以水养水”长效机制。目前已划定6个行政村30个自然村亩水源林保护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主题党日+”的形式,开展水源保护宣传、义务植树造林等活动,形成全面动员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认真贯彻落实河(湖)长制工作责任,持续推进洁净水源专项行动,针对小黑江和团结水库两个重点区域,组织开展拆除违建、完善垃圾清运制度,同时为保证河道水体正常、防止河岸坍塌和提高小黑江大桥区域的生态环境,组织党员群众种植杨柳和五爪金龙余株,进一步引导群众自觉参与河道环境保护,增强共建美好家园的意识,全力营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河道环境。?
聚焦四好公路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按照班子成员包村、村干部包户,层层分解落实工作任务,齐抓共管农村“四好公路”建设管理工作。结合疫情防控和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环境绿化美化,各村组织党员群众全面清理公路周边范围的杂草、料堆和垃圾,并种植三角梅、五爪金龙、柳树、水冬瓜树等种苗,切实改善辖区内公路脏、乱、差现象,打造畅通、安全、舒适、美丽的通行环境,提高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聚焦庭院美化
把美化庭院工作与提升人居环境同步推进,以岩丙村为试点,探索建立“干部+农户”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模式,每名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挂钩2至4户农户,帮带推进人畜分离、建厕改灶、种花种菜,打造“微花园、微果园、微菜园”。充分发挥干部群众智慧力量,集思广益,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合理利用旧砖瓦、卵石、块石等随处可见材料美化庭院,在改善生活环境的同时,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助力群众增收致富。下步,将在全镇推广“三微”建设,打造一批精美独特、乡风浓郁的“三微”景观,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夯实基础。?
聚焦特色产业
紧紧围绕壮大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激发乡村经济发展活力,拓宽群众致富路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万亩生态茶基地、万亩高优蔗园基地、万亩高标准烤烟基地。严格把握烤烟生产各环节的时间节点,强化对烟农的宣传引导、技术培训,及时掌握烤烟生产动态,帮助烟农解决实际困难,促进烤烟产业提质增效;通过推广中低旱地蔗区改造,实施蔗园坡改梯,逐年退出海拔米以上的低效蔗园,以甘蔗新品种推广应用为基础,做到“一平、二深、三肥、四埂牢、五有沟、六有路”,实现甘蔗高产、高糖、优质、高效;通过强化中耕施肥、台面修复、茶园修剪、绿色防控等措施,使茶叶采摘周期延长2个月,提高茶叶产量,并通过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合作模式,初步实现了提质、增效、抗风险、可持续的目标。?
聚焦重大项目
全力推动岩帅红色革命纪念馆项目落地实施,以红色革命纪念馆、佤文诞生园建设为主体,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和佤文培训中心,打造红色旅游文化网。抓好第三水厂建设,切实解决岩帅饮水安全问题,目前市规划院已完成供水信息采集,将于近期出具初步设计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抓好贺勐坝“佤乡·田园”综合体建设。以中央水景观为轴,佤乡田园和坝区休闲为东西两翼,对公让仙搬迁点进行民族特色外立面包装,提升村寨风貌。抓好青贮饲料加工厂建设,依托烤烟、玉米种植大村,大力发展烟后青贮,计划年内在赛弄、班奈、东米、贺勐、坝岭、黄果毛驴养殖场、中贺勐肉牛养殖场建成7个村青贮饲料加工厂,优化转变产业模式,力争三年内青贮年产量达6万吨,到年年产量达10万吨。
来源/沧源融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