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花楹
厦门的市花市树都是外来物种,三角梅的原产地在南美巴西,凤凰木的老家在非洲马达加斯加。据说,年票选市树时,凤凰木仅以微弱多数胜出相思树。即使相思树也非本地物种,原产地在台湾,别名台湾相思。以前读书,看到外国植物猎人将中华植物大量引种欧美,颇为生气。现在想来,这是一个物种大交流的时代,我们也受惠于世界甚多。
凤凰木(Delonixregia),又称火树、红花楹,为苏木科凤凰木属乔木,热带树种。有人认为,早在16世纪就传入澳门,吴其浚那本印行于年的植物学名著《植物名实图考》中有记载。据民国《厦门市志》:“(凤凰木)民国初,厦门始有。”不久便种于道路两侧。新编《厦门市志·卷五城市建设》说:“厦门行道树种最早用凤凰木(公园东、西、南路等),部分用木麻黄(厦禾路)。”“民国15~22年间,公园南、东、西路开始种植凤凰木多株。厦门解放前,市区的行道树不超过株。”看来,凤凰木一经引进,就深得厦门人的厚爱。
令人惋惜的是,这些早期种植的凤凰木行道树难觅踪影。现在厦门岛上10多条主干道上的凤凰木,均植于上世纪70年代以后。据1年叶功富等人的调查:中山公园东路和南路株(年),延平路58株(年),厦大一条街63株(年),镇海路77株(年),故宫路57株(年),悦华路株(年),湖滨中路株(年),白鹭洲路株(年),金尚路株(年)。凤凰木最高可达20米,胸径1米,但厦门岛最高的凤凰木为16.5米(在镇海路),胸径最大者54.8厘米(在鼓浪屿)(《厦门市行道绿化树种凤凰木的调查报告》)。忽忽又近10年,这些数字恐怕又有些变化。
凤凰木是最艳丽的南国芳华。如果说身材高大、躯干笔直、花朵红硕的木棉树象征了热带植物的阳刚气质,那么,腰肢袅娜、叶形优雅、花卉绚丽的凤凰木代表了南国植物的阴柔之美。难得看到一排整齐的凤凰木,她们自由散漫惯了,身姿婀娜,枝桠竞相旁逸侧出,形成平展而宽阔的树冠,像一片片云朵。凤凰木的叶子为二回羽状复叶,像蕨类植物一样对称排列,每个叶柄生有羽片10~24对,每个羽片又有轻薄的长椭圆形小叶20~40对,看上去宽大而又秀丽,随风摇曳。在厦门,树龄6年以上的凤凰木就能够开花结果,花期5~8月,花色鲜红或橙红;果实11~12月成熟,但一直挂在树上。冬天,落叶后的凤凰木空荡荡的,树枝间剩着许多黑乎乎的长形荚果,像废弃已久的刀鞘。这是凤凰木一年中最惨淡的时刻。
每年夏初,凤凰花开,整着城市都被她的光辉照亮。凤凰花很大,五瓣,顶生或腋生,往往密集于树冠上部。远远望去,碧绿的树冠上漂浮着一层层红云,浓艳欲滴。也只有凤凰这个华丽的名字,足以表达那种绚烂已极的感觉。许多花卉的美细致幽雅,如兰花梅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凤凰花不同,她们天真烂漫,簪花而立,只用一种最鲜艳的色彩——火红,只用最简单的方式——繁复,就让我们血脉贲张,被深深感染或震撼。有一年凤凰花开的时候,我的同事何红英说:“看着这么美的花,就觉得人生很有意义。”原来,自然界一种花卉的热烈绽放,也会如此扣人心弦。我相信,如果有天堂,一定也是以凤凰木为行道树的。
凤凰木只能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她的开花形态也随气温而变化。在原产地热带非洲,凤凰木是先花后叶,花期很长;引种到海南岛南部,花期明显缩短,有花叶同时开放的现象;在厦门,都是先叶后花,红绿辉映;福州的凤凰木有叶无花,种植就没有意义了;再北,凤凰木难以成活。
凤凰木又称红花楹,我突然想起蓝花楹。当年在福州读书的时候,非常喜爱师大附中附近几排高大的蓝花楹。蓝花楹也是二回羽状复叶,夏初开花,模样与凤凰木相似,惟花色为蓝紫。查了一下资料,才知道二者并非兄弟,血缘地缘都很远。蓝花楹为紫葳科蓝花楹属,原产地巴西。我的记忆里,蓝花楹花开之时,树上树下,笼罩着梦幻般淡紫色云雾,清冷迷离,具有一种沉思和忧郁的美感。
蓝花楹是红花楹的镜像或负片,她们对称,互补,彼此打量。也许,植物生命的每一种美,都能够抵达人类情感的一重境界,赋予我们更深刻的情感体验。不知为什么,在厦门难得看到蓝花楹。我想,一个选择了红花楹为市树的城市,也需要种些蓝花楹,让城市的色彩和情感空间更加宽阔。
-06-1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