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湖说客棉湖鲤鱼沟的蝶变

鍖椾含鐪嬬櫧鐧滈鍖婚櫌鍝濂? http://pf.39.net/bdfyy/xwdt/

鲤鱼沟的蝶变

作者

黄洁宇

友人来千年古镇棉湖游玩,除了游玩郭氏大楼、兴道书院、永昌古庙、打铁街等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景点,我还会带他们到鲤鱼沟村走走,饱览那边的胜景。

鲤鱼沟不是一条沟,而是揭西县棉湖镇的一个行政村。

图片

吴佳煜摄

昔日的鲤鱼沟,是一个贫困的小山村。

我的邻居王大婶是鲤鱼沟人。她曾说,她很小的时候,就得在家里人的带领下,爬山坡,找柴草,然后背回家烧火做饭。嫁到我村之后,她依然要劳动,依然得烧火做饭。但是,家里的水稻田里的稻草就足够用了,不用那样劳累爬山坡寻柴草了。小时候,王大婶每每聊起自己的家乡,总是无奈地摇头。由于家乡交通闭塞、偏远,所以很多人不得不到外地谋生,她的兄弟也背井离乡,家中只剩下日益年迈的老母亲。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王大婶的母亲经常到她家生活,有时候一住就是两三个月;而母亲回家之后,王大婶三天两头就得回娘家去看望母亲,还经常带各种手信过去。

图片

吴佳煜摄

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见到了童年时候耳熟能详却“素未谋面”的鲤鱼沟村。我原以为,作为偏远农村的鲤鱼沟,应该是安静、整洁、祥和的,可是,当我看到它的“真容”,着实大吃一惊:村前的池塘积满淤泥,臭味阵阵袭来,村道是土路,灰尘特别多,村中还有违搭乱建的建筑物……哪里有一点乡村应有的惬意与美好!

两年前的初夏,我从官方媒体上看到报道,说鲤鱼沟村大变化即将变成网红村,心中根本不信。

同年盛夏的一个晚上,朋友用刚买不久的小轿车载我到鲤鱼沟村一游。那一晚,鲤鱼沟村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灯光闪烁,清风徐来,鲤鱼沟的文化广场人头攒动,亲水栈道也有不少人在漫步。当晚回家后,我心情激动,久久不能自已,当即写下了《夏夜游网红村——鲤鱼沟》一文,后来发表在“今日棉湖”公众平台上。

在文中,我写道:截洪渠上的石桥,桥的四周以及截洪渠的石板围栏均结着彩灯,彩灯给石拱桥平添不少魅力,再加上渠下的水倒映着灯光,让人顿觉美不胜收……池塘的四周围着石栏,还有红色的中国结路灯,对岸边还有亲水栈道和彩灯。我沿着池塘信步前行。风儿那么轻,周遭那么静谧,谁也不曾想到,以前脏乱差的泥泞小路,如今铺着整齐的地砖,平坦而干净……

那是第一次夜游鲤鱼沟村,虽然暮色笼罩,但是它蝶变之后的美,如此明显地出现在我的眼前。

从那以后,我多次在白天游玩鲤鱼沟。

村后山脉分明,村前的池塘池水清清,亭台古色古香,倾心打造的亲水栈道更是绿草繁花掩映,清幽雅致。三角梅、美人蕉等植物打扮着鲤鱼沟村,别致的农家小楼、崭新的石护栏装点着鲤鱼沟村,运动场旁边圆形喷水池中的两尾栩栩如生的石制“鲤鱼”更是象征着鲤鱼沟村昔日穷困的“鲤鱼”已经顺利“跃龙门”,一举蝶变为宜居宜游的一方福地。

图片

吴佳煜摄

鲤鱼沟村因地制宜,围绕山水做“文章”,为新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书写了浓厚的一笔!

而谁都忘不了,这蝶变,凝聚着东莞扶贫工作队、各级党政以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几多智慧与汗水。

图片

吴佳煜摄

纵观如今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的热潮处处奔涌。千千万万和鲤鱼沟村一样宜居宜游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一朵朵明艳动人的花朵,盛开在神州大地每一个角落!为建党一百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沿着习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勇、自信而快乐地阔步前进……

图片

吴佳煜摄

?图片来源于「今日棉湖摄制组、吴佳煜」提供编辑「今日棉湖编辑部」

如果你喜欢棉湖说客请你点赞投稿「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jiaomeia.com/smgx/76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